罗维邓白氏【视频】一条街、一座城、一个传承-新金融与地产

【视频】一条街、一座城、一个传承-新金融与地产

【绝版】这次把宁波老底子都拿出来了

1570年葡萄牙人绘制的地图中宁波被标为“LIAMPO”。(资料图片)

在宁波人的心中,中山路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条大马路,还是一条蕴含宁波悠远历史和深厚人文的文化大道。范宅、永丰库遗址、西塘河、望京门、天宁寺塔等大量国家、省、市(县区)级文物古迹,以及宁波市八大历史街区之一的鼓楼公园路街区廖子妤。走在中山路,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时间通道,“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从最初仅有2公里的东门街和西大街,到今天中山东路延伸段(福庆路东至盛莫路)、中山西路(机场路至长兴路)改建工程相继开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8),随着宁波城市版图不断扩张,这条贯通宁波东西的通衢大道将延伸至20公里。
如今,这条宁波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主轴,继续书写着城市历史蜕变后的繁华。此次中山路整治,对原有的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修复,有机串联起沿线历史文化景点和遗存的“珍珠”,同时还挖掘、重启了一批新的宁波记忆。
为此,阿建特别梳理了相关的市志典籍,并补充了已见网或公开的历史图片。
今天,阿建带您走进中山路的前世今生——

宁郡地舆图(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

宁波城厢图(民国三年)(局部)

唐代至民国

西门外接官亭。


古东渡门。

宁波最早的着色照片——美国人华纳太太拍摄的东渡门瓮城。
据宁波地方文献记载,最初的中山路,即东门口(古东渡门)至西门口(古望京门)段形成于唐代,直至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仍称大街婚内婚外。清代雍正年间,以鼓楼前东端旧贯桥头(相当今解放南、北路位置)为界,分别称鼓楼东直街和鼓楼西直街。清代光绪年间,又称鼓楼大街,是贯通城厢东西的主干道。郑恩柏

百年前的望京门雄姿。左为陆门,街景为原西郊路,今中山西路;右为西水关。拍摄点在望京桥上。

上世纪初的望京门。

西门外望京桥。

西水关里河。


1900年前后的宁波江厦街。

百年前,外国友人拍摄的月湖照片。(资料图片)
[导读]这张老照片出处已无法考证。这是江北岸外滩的一段,近处为今宁波美术馆北,当年,这里是浙海关的“洋药栈”,也就是鸦片仓库。

这张老照片出处已无法考证。这是江北岸外滩的一段,近处为今宁波美术馆北,当年,这里是浙海关的“洋药栈”,也就是鸦片仓库。
在对众多外滩老照片进行比对后发现,近现代外滩建设可能有两个高潮,一是1844年1月1日宁波正式开埠起至1900年前后;二是民国元年(1912年)到抗战时期的沦陷前。这张照片的拍摄时期当在1900年前,照片很可能是从停泊于招商码头的轮船上向北拍摄的,可以辨认出洋药栈、最早的江北巡捕房、旗昌码头、美国领事馆(右三旗杆)、浙海关(右二旗杆)和英国领事馆。而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这一带的景象已然大变。
如今,整张照片上的建筑物,唯英国领事馆的老房子(最右)仅存,见证着宁波老外滩的沧海桑田……

民国十四年(1925年),利用当年始拆的古城墙条石和购自舟山朱家尖条石铺筑东段,故名东大街,别称东门街。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段开始修筑马路,改为碎石路面。故名西大街。

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
新中国成立后


1957年8月,拆除原有民房37间,截弯取直改造东门口段(原连接江厦街与东渡路的大道街),路宽由6米拓至11.5米(至1983年已拓至路幅59.5米,车行道宽37米)。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道路拓宽工程。

“文革”中,中山东路与中山西路合并,统称“东方红大街”。
改革开放以来









1981年地名普查,复名中山东路、中山西路。
1978-1983年间,中山东路全面拆建道路南侧街房,进行拓宽改建。全长1059米,车行道宽18米。
1983-1985年间,中山西路全面拆除道路南侧街房,进行拓宽改建。全长1008米,车行道宽19.5米。




大道头浮桥。
1981年4月,将原余姚江解放桥址的浮桥移到奉化江上,距三江口80米,作为贯通海曙区中山东路与江东区大河路的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全桥由7跨排组成对称状,长134.3米宽9米,时称“大道头浮桥”。1990年11月,历时200天改建成为全长136.8米宽22.5米的5跨混凝土钢挂梁结构桥梁,命名为“江厦桥”。
大河路,西起江东北路,东至曙光路,原是宁穿公路市区段,建于1934年,沿后塘河而筑。文革时曾称“东风路”。至1983年全线车行道仅9米宽,1985年后部分路口拓至17米。1987年-1989年间,填塞大河头至张斌桥段河道进行拓宽改建,改建后长960米王光娜,路幅22米车行道宽14米。

一副。

中山东路旧貌。

中山东路旧貌。

中山西路旧貌。

中山西路旧貌。

大卿桥。
西郊路,宋代称西门大街,东起西门板桥,西至西成桥,长2184米,路宽8-9米,于1934年12月修筑。后延伸至洞桥头与望春桥街相接,续至2800米。1966年,西门板桥至新河桥段1130米路段改建为沥青路。1980年代后拆除南侧依西塘河而筑的沿街建筑,自西向东分三期将车行道拓建20米宽,其中1982年西成桥至新河桥段980米;1988年新河桥至苍松路段560米;1990年,苍松路至西门板桥段639米。
1994年

张斌桥旧照。
1994年2月,中山东、西路以解放南、北路口为界,向东延伸至中兴路,原大河路和东郊路(西起张斌桥东至下茅巷,长1030米宽3.6-4米简易路)部分路段纳入中山东路,后又延伸至环城东路(后更名为世纪大道):向西延伸至西成桥,原西郊路部分路段纳入中山西路。
1995年

中山东路。

中山路唐塔(咸通塔)。

中山路范宅。

鼓楼罗维邓白氏。
中山路改建工程启动,中山路中段(西门口-东门口)率先改造,全长2027米,标准路宽拓至42米。
1996年

中山西路延伸段(西门口-环城西路)拓宽改建。全长1827米,标准路宽42米。同时兴建宽度为32米的三孔公铁立交桥和排水泵站各一座。
1997年

中山东路延伸。

樱花公园。
中山东路延伸段(彩虹南路-中兴路)工程,于1996年12月动工兴建,1997年9月30日竣工通车。全长1206米,标准路宽42米。是年,中山路全线贯通,东起中兴路西至环城西路,全长6061米。
1999年

东门口(摄于1998年)。

月湖景区鸟瞰(摄于2001年)。
中山西路延伸段(原西郊路)改建工程,东起环城西路西至机场公路,1999年5月19日动工兴建,全长1154米,标准路宽42米,同年11月18日竣工。
2000年


中山路解放路口。
中山东路(原大河路)改建工程,西起东门口东至彩虹北路,全长1130米(包括江厦桥),拓宽后标准路宽32米至45.5米。2000年6月28日开工,同年10月15日竣工。江厦桥由原来22米增至40.5米,于1999年11月动工,2000年10月完工。

江厦桥。

中山东路。
中山东路延伸段(中兴路-世纪大道)工程,全长2200米,标准路宽34米至41米。2000年6月底开工,同年底竣工。
2005年-2009年

右边为竣工通车的中山东路世纪大道至福庆路段。
中山东路世纪大道至福庆路段工程,全长约2250米,标准路宽40米,2005年7月18日正式开工,2009年4月工程除东方明珠地块外竣工,实现通车。2011年全线竣工通车。
2008年,《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将中山东路延伸至盛莫北路。后道路规划调整又延伸至东环南路,待全线建成后,中山路全长将达到22公里。
2009年-2014年




2009年,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由于与中山路共线,施工期间,中山路经历了5年“大工地”建设。
2014年,东起丽园北路西至绕城高速(西段)的望春路、望春西路统一更名为中山西路。
2015年-2017年

【浙东第一街--宁波中山路航拍视频】

中山路东门口。

中山路樱花公园。

三江口夜景。

中山路夜景。
中山路在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后,对东起世纪大道西至机场快速干道全长9.2公里路段实施综合整治天德池,全线标准路宽42米,双向6车道。整治范围涵盖两侧街区、整治内容包括沿街建筑立面、夜景灯光和樱花公园等节点公园。整治后,“浙东第一街”风采重现。
2016年-2018年
宁波新世界广场249.8m主塔项目,1月下旬到4月下旬的进度,点赞宁波城建速度(来源:gary国际微博)







宁波新世界广场效果图:



环城西路公园。

阳光广场。
中山东路延伸段,西起福庆路东至盛莫路,全长855米,标准路宽40米。2016年4月开工,其中长623米的福庆路至方庄路段已于2018年1月先行竣工通车。方庄路至盛莫路因拆迁问题暂未实施。



中山西路(机场路-长乐村长兴路)改建工程于2016年8月正式开工,全长920米。改建后标准路宽40米,延续中山路综合整治段建设标准,计划于2018年6月底完工。
至此,中山路西起绕城高速(西段)东至方庄路,全线已建成道路达20公里。
上文内容源自:
1、《宁波市志》上册(1995年)
2、《宁波市地名志(市区部分)第一册》(1993年)
2、《宁波概览》(1991年)
3、《改变/宁波市市政前期办公室10年鉴》(2004年)

日前听闻阿建正在编辑中山路专辑,宁波老报人、多年从事地方志编辑工作的方平先生特地发来文章《宁波中山路的过去与现在》,在此一并与大家分享。
宁波中山路的过去与现在
(作者:方平,原宁波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宁波市志》副主编)
宁波市区有一条横贯市中心的康庄大道——中山路。它是宁波城内的一条主干道,也是宁波人引以自豪的一道风景线。前来宁波的外地人,若是没有走过中山路,那也可说不能算是真正地到过宁波。
一个城市的街道都是随着城市的建立、发展而建筑起来的,街道的演变也反映了一个城市面貌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这是一条与宁波城市同时诞生的老街
据志书记载,早在唐代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宁波的古称)刺史韩察将明州治由小溪(今鄞江镇)移至三江口,筑子城(又称内城),城内为衙署建筑,民居于城外。衙署城墙正南门(鼓楼)前便自然形成一条热闹的交通要道,后又逐步成为一条商业街道。长庆三年(823年)刺史应彪于以后的东渡门外(今江厦桥西址)跨奉化江架建东津浮桥(不久又迁至今灵桥址),沟通与江东的交通。唐乾宁五年(898年)明州刺史黄晟筑罗城(也称外城),并辟十个城门,以“保一州生聚之安”,“让郭民不再野居”。于是,东起东渡门至西抵望京门,正式成了明州城内的一条主要街道。

咸通塔。
唐咸通三年(862年)至天佑二年(905年)城内相继兴建白檀寺(今西门口外原鄮西小学址)、国宁寺(后称天宁寺,今海曙中心小学址)、惠灯寺(今大梁街口址)、乾符寺(原市政府,今海曙行政中心址)等寺宇和相应的大道。当时的主干道便是从东渡门经乾符寺、子城南城门(鼓楼)、国宁寺至西门连成一线,沿街商铺林立,称之为“大街”。路面用碎石铺成谭湘君,全长约2068米,宽约四五米,成为生活性干道爱的人间歌曲。
至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把这条自东渡门(今东门口)至望京门(今西门口)的“大街”也称之为“鼓楼大街”。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以贯桥头(今解放路口,原有一座“贯桥”)为界,大街东向改称为“鼓楼东直街”,大街西向称为“鼓楼西直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又统称“鼓楼前大街”,系条石路,宽仅7米左右。
民国十四年(1925年),宁波当局把宁波古城墙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拆毁,并以城墙石和购置沈家门朱家尖条石用来作路基石,对鼓楼大街进行重新整修,竣工后,东段称“东大路”,西段称“西大路”。最宽处16米,可通马车。1927年最先铺公园路为沥青路面。1934年,东门口至开明街口路段浇筑沥青路面鹤顶红金鱼。1936年西大路之道前街(今公园路口)西段修建泥结碎石路面,宽12.8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东大路为中山东路,西大路为中山西路。解放前的中山路,地下管线仅有下水道,路面交通车辆以马车、黄包车(手拉人力车)为主,曾一度用货运大卡车作客运,开设公共汽车,时间不长,因线路短,乘客少而停开了。
解放后的1957年,中山东路向东延筑109米,至江厦街,路的宽度从16米拓宽至22米。1959年中山路曾规划宽度为40米,后因全国兴起一股批判大马路、大广场之风,未能实施。又因宁波属东海海防前线,从战备考虑,建筑高度不得高于三四层,那时东门口的一幢三层加为四层的东福园饭店算是最显目的主要建筑。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文革”中,中山东路与中山西路合并,改称“东方红大街”。1981年,在地名普查时,复名中山东路、中山西路。
历经多次改造街貌不断变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山路迅速变长变宽。1978年至1983年间,中山东路全面拆建道路南侧街房,进行拓宽改建。全长1059米,路宽28.5米。1981年4月,原余姚江的解放桥浮桥移到奉化江上大道头,贯通了海曙区中山东路与江东区大河路,仅作为非机动车通道,时称“大道头浮桥”。1990年11月18日改建成永久性的钢筋混泥土桥梁,命名为“江厦桥”。
中山东路南侧在按规划进行单边改造中,新建了一批房屋,市第三百货商店就成为当时最主要建筑,其实仅是沿街很薄的一片,都只有五六层高的建筑。1983年改建中山东路自东渡路至江厦街段,使此段拓宽车道至37米,两侧人行道共宽22.5米,路幅59.5米。
与此同时,中山西路孝闻街口至西门口一带,从22米,拓宽至28米,并西延,将西郊路并入中山西路。西郊路,宋代称西门大街,在望京门外,东起西门板桥头,西至洞桥头,全长2800米。曾于1934年12月进行修筑,1980年代,中段(萧甬铁路线道口至望春桥)拓宽至24米。1990年,拆除东段(西门口至萧甬铁路)南靠西塘河的全部房屋,拓宽至32米。并设隔离带,内植茶花、紫薇等花草。
1994年2月,中山东路向东延伸至中兴路,原大河路和东郊路部分路段纳入中山东路,后又延伸至环城东路(后更名为世纪大道);中山西路向西延伸至西成桥,原西郊路部分路段纳入中山西路。
1995年,中山路改建工程启动。中山路中段(西门口至东门口,全长2027米,即原来的中山东路、中山西路)率先改造,路宽度由原来的20米增至42米。1996年将中山西路延伸段(西门口至环城西路,全长1827米)路面从20米拓宽至42米。同时兴建一座宽度为32米的三孔公铁立交桥和一座排水汞站。并兴建了阳光广场。1997年,中山东路延伸段(彩虹北路至中兴路)工程,列为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于当年9月底竣工通车,全长1206米,全线路宽42米,其中快车道16米,两侧慢车道各宽约4米。中山东路延伸段工程完成后,东起中兴路,西至环城西路的中山路全线贯通。同时建成了中兴樱花公园,种植观赏樱花树500多棵。1999年,中山西路延伸段(原西郊路)改建(环城西路至机场路)工程项目,也是市政府当年的实事工程之一。于同年11月18日竣工贺府千金,全长约为1.154公里,宽42米。成海曙区连接余姚的主要通道。极大地改善了市区西大门的形象和东西主干道交通。2000年10月,中山东路原大河路段改建(东门口至彩虹北路)工程竣工,全长1130米(包括江厦桥),路面拓宽为33米至45.5米,江厦桥桥面由原来22米增至40.5米。同年12月底又完成中山东路延伸段(中兴路至世纪大道)工程,全长2200米,路宽34米至41米。当年还建成中山东路南侧与阳光广场隔路相望的原太阳广场,与阳光广场成为统一整体。
2008年,《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将中山东路延伸至盛莫北路,之后道路规划调整,又延伸至东环南路,待全线建成后,中山全长将达到22公里梅花烙主题曲。
2009年至2014年,因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动工,由于与中山路共线,施工期间,中山路经历了5年“大工地”建设的混乱局面。
2014年,中山西路西段自丽园北路,西至绕城高速(西段)的望春路、望春西路,统一更名为中山西路。
2015年至2017年,中山路在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后,对东起世纪大道,西至机场快速干道全长9.2公里路段实施综合整治,全线标准路宽42米,其中人行道每边各5.5米,两边慢车道各6米,快慢车道之间隔离绿带各1.5米,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共16米,往复快车道中间设隔离栏,交叉路口两边各放宽1个车道,组织渠化交通方式。人行道路面用彩色水泥小方块,快车道用水泥路面,慢车道为沥青路面。
2016年4月,中山东路延伸段动工,西起福庆路,东至盛莫路,全长855米,路宽40米,其中福庆路至方庄的623米路段已于2018年1月先行竣工通车。方庄路至盛莫路段,因拆迁问题尚未解决暂未实施。
中山西路(机场路至长乐村长兴路)改建工程也于2016年8月开工,全长920米,改建后路面宽40米,延续中山路综合整治段的建设标准,计划于2018年6月底完工。至此,中山路,西起绕城高速(西段),东至方庄路,全线已建成20公里。现在已有数十条公交车线路在中山路上奔驰,新式美观的公交车站候车亭廊分布两旁,并设置了港湾式的公交停车道。还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建好了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各种管线综合布置,敷设的地下管线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热力和煤气管道。为了减少人车交通的相互干扰,当初还在东门口第二百货商店前和解放路口等处建造了人行过街天桥。随着马路拓宽,现在大多都改为地下隧道。
如今是名不虚传的“浙东第一街”
街道是城市的形象,不仅是两旁高楼大厦矗立,道路宽广漫长,还应是行路交通便捷,文化气息浓郁,文明程度高,更需要具有新时代的新型设施和独特的风光。宁波的市政建设者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进行保护和开发。
中山路本来就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千年古街,特别是老城区这段路的沿线,至今还保留着唐代天宁寺塔(咸通塔)、元代永丰库遗址、明代范宅、清代海曙楼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宁波八大历史街区之一的鼓楼步行街。行人经过都会在那里驻足游览,流连忘返。
原中山东路段的大街上,一向以商业繁华出名,过去老字号的东福园、状元楼、源康布店、老三进鞋庄;大有丰百货店、冯存仁堂药店、寿全斋药店、四明药房、梅龙镇酒楼、升阳泰南货店等,都集中在这一带。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山路的变宽、变长,这里的商业市场日新月异。1988年华联商厦在中山东路开业,是宁波首家大型现代化商场。此后,新世界百货、新江厦百货、金光百货、银泰百货、国际购物中心等数十家大型商场相继进驻中山路。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浙商银行与宁波大酒店、文昌大酒店等大楼也纷纷建起。1995年建成的中农信国际大厦高达138米筚路褴褛,一度成为上世纪90年代浙江第一高楼。
新世纪初,通过改造中山东路南侧成片的破旧老房,于2002年10月建成东门口的天一广场,融休闲、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于一体,成为宁波的“城市客厅”。
位于鼓楼北侧的鼓楼(公园路)步行街,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的仿古商业街,由于具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逐步形成展览、交易甬上古玩、字画的最主要商业街。2012年,对鼓楼再次进行大规模整修,由中国美院的专家们进行整体设计,修缮了督学府,新建了古戏台。现在这里不仅有美食、时装、饰品等时尚潮流,还引来了各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技艺展示,天天游人如潮。

2015年至2017年,中山路经过三年综合整治,东起世纪大道,西至机场路快速干道,全长9.5公里,全线宽度平均为42米,双向6车道。各类车辆川流不息,畅通无阻。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美化城市,以达到“亮、绿、净、美”为标志的形象工程建设决策,中山路已是路展新姿,楼变新貌,敞开式的十字街口,两旁人行道及隔离带的绿化种植,快车道中隔离栏上的盆景不断更新改进。整条街的电话亭、路灯、行道灯、地灯、垃圾桶、邮政信箱等小品部都焕然一新。中山路作为宁波市的主要商业街,除了白天的繁华,夜市也十分热闹,这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街道夜景处处引人入胜。
按照城市建设规划:中山西路延至高桥镇境内的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中山东路东延至盛莫北路。整条中山路全长达20.898公里。(后来道路规划调整又延伸至东环南路,待全线建成后,中山路全线长将达到22公里)。横穿海曙区与鄞州区,真正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浙东第一街”。
2009年,与中山路走向一致的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它也贯穿海曙区、三江口与江东区(今鄞州区)及东部新城。一期工程经过5年建设工期,于2014年5月30日开通始运营,大大地解决了城市东西向客流量拥挤,并满足了商业发展中的客流需求。它西起高桥镇,到望春桥后转入地下,沿中山西路向东,经环城西路、大卿桥、西门口、鼓楼、东门口(天一广场),穿过奉化江,再经樱花公园、世纪大道后,折入宁穿路向东,又经海晏路、盛莫路至东外环路。一期工程线路与中山路基本相同,设车站19座(二期工完成后,已直达北仑区霞浦,全线长达46.392公里,共设车站29座),各车站都配套公交车、自行车、出租车换乘的停车设施,还配套公交车首末站和枢纽站。
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成运营,为中山路更加增光添彩。凡在这条线路上出行的人们则可以任意选择在路面或地下的何种交通车辆,而且想上即上、欲下则下,极为方便。进入地铁车站,又能观赏到风格各异的建筑。1号线各车站艺术设计的主题装饰分别体现了宁波的历史文化特色,很有欣赏价值。在文化墙上运用雕塑、壁画等各种艺术形式,展示了不同的主题。如梁祝站的“风雅梁祝”、西门口站的“古城书韵”、鼓楼站的“凭楼倚月”、东门口(天一广场)站的“江厦天下”,江厦桥东站的“东城脉动”,还有福庆北路站的“璀璨新城”等。
更有甚者,2017年8月21日,地下商业街“东鼓道”的建成,正式开门迎客。这无疑是为中山路平添了一道额外的靓丽的风景线。位于轨道交通1号线的东门口站与鼓楼站之间的地下空间,是目前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地铁两站一区间单体项目,也是浙江省地铁首个站间项目。全长760米,宽约21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利用面积约1.6万平方米,地下共两层,可设商铺164间。东鼓道全程有出入口17个,直通地铁。加上鼓楼站、东门口站已有的12个出入口,共有出入口29个。直接覆盖范围包括一路(中山东路)二巷(老实巷、华楼巷)三街(开明街、碶石街、日新街),间接辐射到宁波城市最繁华的核心区和地铁线区块,初步构建了联通地上与地下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推进了城市空间资源的集约发展,提升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
在新时代的中山路,已华丽转身成为一条美丽多姿、丰富多采、大家气派的现代化大街。
2018年04月09日设计高度409米的宁波中心大厦在东部新城核心区正中心动工


来源:本文来自企鹅号、宁波日报、宁波住建委、宁波档案馆等,深表感谢!

2020-07-17 | 热度 235℃ 全部文章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