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七个最美秋天。天合光能私有化遭减持15%。库尔勒纺织服装园总投资670亿元。宋明清经济公元1300年前已落后欧-李新师
国庆节终于过去了
景点的人山人海也已经散了
错峰出游的最佳时间已到
而且国内很多地方也都是10月才迎来最美的时光
那么,这X个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
「大连」
叶子的博物馆
很多人只认得大连夏天的海景,其实大连还有另一种美:不可复制的秋色。秋天,大连是一个叶子博物馆,各色植物展现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大连的秋,最浓的便是满山红叶红枫、海棠、红栎···所谓“万花都落尽 一树红叶烧”也不过如此了吧!
三十里堡的彩叶林,是很多摄影者的大爱。沈海高速三十里堡下,一条小路去往七顶山方向,即可到达西山后村2200亩美国红枫林。这片枫林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美国红枫种植基地,满山都是红叶,壮观之美。
还有那金黄的银杏。张爱玲曾说,如果没有了淮海中路,上海就不再是上海。而大连理工大学的学子们都说,如果没有了秋天的银杏,大工就似乎不再是那个承载了他们四年青春记忆的校园。
不到过这里的人们也许不会知晓,金秋十月的尾巴,风起时,天空金黄一片,这里正在上演着秋天的童话。
来看一眼金秋的银杏林,叶子划过,满目盛景,好想醉在这片金黄里。
赏红叶:三十里堡彩叶基地、鞍子岭、横山寺
赏银杏:劳动公园、旅顺口太阳沟、金石滩银杏大道、大连理工大学
「张家界」
峰林秋意风光图
张家界的秋天,有一种美叫武陵源的峰林。连绵的张家界地貌一览无余,七彩的秋叶、蔚蓝的天空、绝美的峰林构成一幅秋意风光图。
秋天的张家界天高云淡,层林尽染,这时天高气爽,云量、气压等均较适中,山野峰峦间的景色,极富层次感,如油画般壮丽。
登高远眺,一片丽日晴云。雄壮的石林或如刀枪、剑戟直刺青天,或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或如蓬莱仙境缥缈隐约。
张家界的秋天,有一种美叫金鞭溪的水,蜿蜓于峰林之间,像一线线白纱,又犹如一溪碎银。
溪边弯弯的山道上层林尽染。秋风吹来,拂动层层树叶,一切都美得不似在人间。
张家界的秋天,有一种美叫天门山。红叶如火,烧了一年又一年,我们却还是那么坚定地看了一年又一年。
「塔川」
隐映于山间的绝美徽派秋色
塔川是属于秋季的,它虽然只是一个小村子,却被推崇为中国最美的三大秋色之一。
小村庄依山而建,古民居飞檐翘角,层层叠叠,徽派民居特色很明显,就像是一幅写意的水墨画。
秋天一来,随着山间树叶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色、红色、橙色、紫色,塔川的秋色粉墨登场。
乌桕树是塔川秋天绝对的主角,无数摄影人都是冲着这树而来。经过霜降,乌桕树的叶子,逐渐变化,因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还有这山间清晨缭绕的雾气,混合着村子里袅袅而升的炊烟,分不清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仙境。再映衬着这满山红枫乌桕,让人怦然心动,无边的诗意就蔓延开来。
「腾冲」
最灿烂不过银杏树
秋天能与红叶相媲美的绝对要数银杏,而银杏最美的绝对要数云南腾冲的银杏村。
银杏村是云南腾冲县固东镇的一个小村落,是天下第一银杏王国。一到秋天,这里房前屋后河南宏力学校,黄叶纷飞,令人感到惊艳。
据统计,在银杏村全村,分布有古银杏树3000余株,其中有不少树龄已达到四五百年。这些银杏林不仅天然连片,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一派浑然天成的纯美秋景。
银杏村的银杏树,古老而古朴,隐于群山环抱,现于农庄炊烟之间。
漫步村中小巷,不经意间,银杏叶洒满一身,与夕阳的余辉融为一体......
这里没有丝毫的商业气息,少了许多俗气,是人们向往的清静之地,很适合修心养性......
「党岭」
宛若与世隔绝的神话仙境
党岭,提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其实这个位于四川丹巴县的地方,有着真正原始大气的秋色。
党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68平方公里,距丹巴县城68公里。可以在县城乘班车或包车到达党岭村后妈妈的娜鲁娃,骑马或步行进入。
因为丹巴县城至党岭的道路艰难,游人较少,尚未开发,这里极其原生态,尤其到了秋天,美得让人心醉天子传奇6 。
党岭的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雄奇壮美的雪峰、满山遍野的彩林、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原始天然的露天温泉、苍翠茂密的原始森......
树叶子黄了,在阳光的照射下,这里温暖而宁静,除了潺潺流水的声音,万籁俱静,自然气息扑鼻而来。
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那份无与伦比的身心震憾,感受到对生命与自然的敬仰、安慰和虔诚。
「额尔古纳」
邂逅一片白桦林
额尔古纳从地图上看就在大公鸡的后脑勺,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镇。秋天行走在这里,不用去寻找和打探景点,遍地都是美景。
这里地形平缓开阔,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从这里蜿蜒流过乳贴姬,形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湿地景观,是不少摄影爱好者最为倾心的“猎色”之地。
尤其是秋日,额尔古纳的白桦泛黄,远远望去是一片金色的大地,又是另一番壮美的景象。
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曲水环抱草甸,岸边矮树灌木丛生,和金黄的白桦形成了强烈反差,移步换景的美丽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都说最美的景色要么远离尘世,要么在心里,但置身其中你会觉得,这片白桦就是最美的地方,夕阳下,如梦如幻。
不论走在哪一段路,不论景深如何变化,林木、河流、蓝天、白云总是追随着脚步,毫无遗漏地闯入视线,令人心旷神怡。
「峨眉山」
秋风霁月,红叶佛光
峨眉山四季锦绣,春有杜鹃花海,夏有翠岭叠嶂,冬有皑皑白雪,秋季,是峨眉山最妖娆动人的季节,也是峨眉山颜值的顶峰!
峨眉山的秋天很美,美在清澈灵动,有着风光霁月的清朗舒展之意境。那满山的红叶总给人激情和向往,而峨眉山月又给人一种幽静、一种沉思。
在入秋后,峨眉山中的连香叶便由青转黄、由黄转红,站立金顶,俯视山谷,霜浓叶红,云缭雾绕我要打鬼子,层林尽染,雄伟壮观,使人不禁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漫步峨眉古道,独入仙山密境,遍访圣山禅院,追寻先贤足迹,登临从山底到山顶的每一座大寺庙,次第渐行,一步一叩首,一香一许愿,佛缘有心人。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而金顶十方普贤金佛则是峨眉山的标志,这尊48米高的金佛矗立在金顶,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俯世俗百态,圆众生心愿。
此外配角重生记,金顶还有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等四大奇观,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风,秋来了……
天高云淡的秋很短
现在正是错峰出游的好时机
邀上朋友家人,一起去看一看吧
或是幽静惬意,或是红火澎湃……
空气里都是安静的味道,
脚底下都是季节的印记
在私有化回归A股的途中,光伏组件老大——天合光能遭遇国资股东大幅减持。10月22日,记者自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获悉,天合光能合计15%股权已经被两家国资股东挂牌转让,挂牌价格合计23亿元。
检索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可知,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天合光能的10.01%股权被挂牌转让,具体分成两个标的,标的一为9.22%股权,挂牌价格14.29亿元,标的二为0.79%股权,挂牌价格1.2亿元。
此外,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拟转让5%股权,5%股权等分为10份转让标的,每份转让标的对应股权比例为0.5%。10份转让标的分为A、B两类,A类包含8份转让标的,B类包含2份转让标的。每份转让标的挂牌价为人民币7750万元整。以此计算,5%股权相当于7.75亿元。
据此,15%股权合计挂牌价格约为23亿元。以此计算,天合光能合计估值153亿元。据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经评估,截止评估基准日2016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净资产评估值为人民币737595.72万元。
天合光能位于江苏常州,是近年来风头正盛的光伏明星企业,截至2016年年底,天合光能组件累计总出货量超过23吉瓦,全球排名第一,占据超10%的全球市场份额开国功贼。天合光能在官网称,目前正在向光伏智慧能源及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此番股权转让,正值天合光能完成私有化、回归A股的关键阶段。
和众多在2015年A股牛市期间开始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一样,天合光能在2015年就频频传出私有化消息,不过其回归之路颇为漫长。
今年3月,天合光能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这笔交易耗资超过11亿美元,随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退市申请。而据多家媒体报道,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已经明确表态,天合光能希望尽可能早地登陆A股市场。
据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截止2017年底,天合光能总资产234.8万元,总负债127.4亿元,所有者权益107.4亿元。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主营总输入110.76亿元,净利润1.3亿元。
从股权关系上看,本次两个转让方——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为天合光能的第三和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2.69%、12.31%。
两大转让方关系密切,均为福建国资旗下。
查询工商资料可知,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为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股权投资管理等资产管理业务,股东为华福证券。工商资料显示,华福证券主要股东均为福建省国有企业,如福建省能源集团魔蛋奇踪。
除了这两大国资股东,天合光能的第一大股东为江苏盘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查阅工商资料,其股东为高纪凡,亦即天合光能的创始人。
作为光伏组件老大,从挂牌信息中可知,天合光能有意通过此次股权转让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投资方。
据挂牌项目中的受让A类标的需满足的资格条件,意向受让方及其控股的项目公司现阶段直接投资经营或控股光伏电站,电站并网装机容量合计不低于100MW(需提供电站项目公司与当地电网公司签署的并网协议)。
来源:新京报作者:赵毅波
中央媒体团大咖走进库尔勒开发区
你一定听到过这些江湖上响当当的名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便一个单独拎出来,其江湖地位都不可撼动!今天,这些“大咖们”集体造访开发区,到底开发区有什么宝贝竟能叫众大咖在此集结?follow me!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9月19日候勇,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多家媒体大咖,以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主题到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深入库尔勒纺织服装城企业富丽震纶、兵娟制衣生产车间参观,与纺织服装产业工人、企业家们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生活面貌,以及生产生活情况。
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用他们的笔和镜头生动记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透过他们的镜头,小编看见了这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正在努力工作的维吾尔族少女
认真忙碌的少数民族小伙儿
能力出众的制衣女工
巴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劲松,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吉洪会等全程陪同。
在富丽震纶厂房前,维吾尔族职工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用热情的麦西来甫舞蹈欢迎媒体采访团的到来。
吉洪会为媒体团详细介绍了库尔勒开发区和库尔勒纺织服装城的建设及就业情况。
正在认真介绍开发区情况的吉洪会主任
吉洪会说: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7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荒凉的戈壁滩已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名符其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听到这儿小编真是没由来的一阵自豪感……)2014年以来,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就业”的重大决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承接”的原则加速发展,已成为全疆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集聚发展引领区。
吉洪会说:纺织服装城的情况是这样的……
库尔勒纺织服装城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总投资为670亿元,建设纱锭1000万锭,粘胶纤维40万吨、涤纶10万吨以及印染、织造、针织、服装2亿件、经编、家纺、非织造布、纺织机械设备及辅料等产业,纺织城工业总产值达到906亿元,直接、间接解决拉动就业28万人。
截至目前,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已完成总投资210亿元,在建纺纱规模450万锭,投产运行330万锭,已入驻各类纺织服装企业34家,解决带动就业1.1万人左右,其中新疆籍6300余人,混凝土泵车的价格少数民族3500余人。尹惠熙成功引进了富丽达、杭州金丰纺织、苏州震纶纺织、金昇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2014年以来,为库尔勒开发区纺织企业累计发放了专项补贴资金19.36亿元。
吉洪会说:接下来的发展是这样的……
下一步非典后遗症,开发区将重点推进织布、印染、针织、服装、家纺等下游产业链纵深延伸,力争将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建设成为多元化、智能化、特色化的国家大型纺织服装加工出口基地。
2017年以来,库尔勒开发区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开展喀什、和田两地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决策部署,已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700余人。
这就是为什么众大咖的镜头下那么多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和帅气的小伙子的原因啦~
热情的小伙子们
面对镜头略显紧张的姑娘们
富丽震纶的纺织工人热孜亚·卡地尔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喀什地区巴楚县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姑娘,性格开朗的她总是留着一头短发,换上一身灰色的工作服,俨然一副小伙子的模样。她说:“我不像所有新疆‘古丽’那样留着小辫子、美丽端庄。我洒脱自然,还有一点小叛逆。也就是因为这点小小的不安分,我自打体校毕业后便混迹于社会,无拘无束的生活着。这也是我母亲最担心我的地方,深怕我受‘三股势力’和‘两面人’的诱导而误入歧途大野爱果。”
有点儿“叛逆”的热孜亚·卡地尔正在接受大咖们的访问
在母亲的无数次唠叨中,热孜亚·卡地尔得知了新疆“北调”南疆贫困劳动力促就业的消息,从此她彻底改变以往自由散漫的生活,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纺纱工人。
她开玩笑说:“对我这个没出过巴楚、没住过楼房、没有自己小单间的‘土包子’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每天还有丰盛的饭菜,生活甚是美好。”
热孜亚·卡地尔告诉记者,她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帮带主管平时虽然严厉,但教会了她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经过自己的努力她学会了卷棉条、纺纱的技能,每月还有三四千元的工资,因为吃、住厂里都包了,这些钱大部分可以补贴家用,她希望多赚些钱把母亲接到库尔勒来生活。
人民日报新疆分社采编室主任韩立群、新华社记者夏晨等媒体人说,通过走访开发区的纺织服装企业,发现它们的厂区规模大,设备先进,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并且建设在新疆南北疆交界地区,本身存在很大程度困难,企业领导在困难中做好生产,积极吸纳富余劳动力人员,为新疆民生就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担当。
媒体团纷纷表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加快,希望库尔勒开发区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加大开放力度,努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的新引擎。
兵娟制衣总经理郭宏图正在介绍服装样衣
接下来再跟随镜头一起回顾一下大咖们在开发区留下的身影……
富丽震纶总经理范斌正向大咖们介绍着工厂的情况……
大咖们正在兵娟制衣了解企业近况……
意犹未尽么?此次大咖们的开发区之行已经落下帷幕,最后小编送出私藏合照一张~
相关链接:
新疆热 | 全疆最大织布项目落户库尔勒,500台大圆机,投资5亿!
视频: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聚源针纺有限公司500台大圆机织布项目在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落地。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疆投资规模最大的织布项目。这也标志着开发区纺织服装城向产业链下游的延伸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杭州聚源针纺有限公司500台大圆机织布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约250亩,厂房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计划采购进口大圆机300台、国产大圆机200台及相关配套设备。该项目计划5月开工建设,2017年11月建成投产。建成后,正常年产值约18亿元,带动就业约1200人。
江苏企业组团赴库尔勒考察
江苏益兴等6家企业负责人来库尔勒开发区考察纺织服装产业,深入利泰丝路、金富特种纱业厂区车间进行了参观考察。
江苏益兴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通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他们正在向服务业、金融投资、生物制药等行业方面转型。南通的家纺行业排在全国前列,目前,在纺织服装产业,印染行业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印染已逐步走向数码、个性化订制的模式。他们希望通过考察,找到如何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和沿海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发展的办法,并把开发区一些好的优势资源推荐给南通的纺织服装企业。
浙江商会组团赴库尔勒考察
由新疆浙江商会、绍兴商会组织了浙江雅迪纤维有限公司、浙江海宁金鹏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南越针织有限公司、浙江叶达纺织有限公司、金昊投资集团、浙江众富化纤有限公司、福建东丽纺织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来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并初步形成了一批纺织、针织、氨纶、制袜等项目投资意向。
考察组一行来到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据介绍,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150万锭纺纱项目总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10栋车间,其中6栋车间已建成投产,合计形成100万锭纺纱规模。剩余4栋车间(50万锭)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11月底全部建成投产,已完成投资31亿元。
全球首家罗布麻制衣项目奠基库尔勒
罗布麻茎皮是一种良好的纤维原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的天然纺织原料,故被誉为“野生纤维之王”。由于罗布麻纤维比苎麻细,单纤维强力比棉花大五六倍,而延伸率只有3,较其他麻纤维柔软,它所含纤维素也比其他麻类高,用罗布麻纤维精加工纺织而成的服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柔软、抑菌、冬暖夏凉等特点。新疆罗布麻面积达900万亩,数量为全国第一,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滩上。
波西努姆罗布麻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在库尔勒开发区举行,这标志着全球唯一一家以生产罗布麻面料、罗布麻针纺织品的企业在库尔勒开发区落地生根。该项目位于库尔勒开发区二期用地,印染污水处理厂北侧。2016年6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8月前完成设备安装,9月前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之后,正常年平均销售收入约1亿元,年平均利润总额约1500万元,上缴税收375万元以上。
库尔勒纺织业目前有多热?
库尔勒开发区是新疆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三城”规划之一,将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已入驻富丽达、金富、震纶、金昇等龙头纺织服装企业18家,目前,金富、富丽震纶、利泰丝路均采用国际先进的纺纱设备,生产的粘胶纱畅销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城市,还远销土耳其、巴西、欧州等国。
目前,库尔勒纺织服装城投产运行规模160万锭,预计3月底形成投产规模260万锭,年底纺纱规模投产将达到350万锭。从纺纱设备技术的先进程度及产品高品质差异化等方面,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可谓后来居上,引领了新疆纺纱产业的发展。
目前,开发区用足用好自治区新出台的优惠政策,全力以赴确保现有550万锭年底顺利建设完毕,全面投产,重点放在织布、印染、服装上,以地毯、家纺、针织、印染、服装项目为突破口,拓宽、延长纺织服装产业链。
来源:来源:库尔勒开发区党政办 马艺轩 童甜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新财富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首次系统严谨厘定北宋、明、清的经济总量后,李稻葵团队得出了这些惊人的结论!
过去13年,清华经管学院以及北大经济学院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团队基于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各类记录,用生产法系统测量了北宋、明、清的总量GDP、经济结构、增长格局及公共财政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与牛津大学学者合作,得出了与中国经济史“加州学派”、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不同的观点,即,中国在北宋的生活水平世界领先,但在1300年(元朝大德四年)之前已经落后于意大利,1400年(明朝建文二年)前后被英国超越,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之前,虽然中国部分地区和欧洲最富裕地区的生活水平相距不远,但中国整体已经落后于西欧,原因是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资本、土地的积累速度,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付素清。
这一发现显示,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比之前的认知更加早熟,落后于西方的时间段也早于世人的认知。我个人的解释是:中国很早达成的意识形态统一性和政治体制稳定性,使作为超级稳态社会的中国快速达到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形成大而不强、稳定但又相对脆弱的帝国形态。这种自洽、稳定的文明体系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产生了自我革新和自我变更的动力,促使近代中国发奋自强、逐步开放,最终带来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绩。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作者:李稻葵
原标题:《北宋领先世界,清代落后西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01
多年兴趣,13年团队研究,勾画中国历代经济大图像
2004年,我刚刚回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作。当时我有一个非常基本的想法,那就是,回国后的经济学研究应该以中国话题、中国视角为主,而非简单延续国外同行的研究课题和方法。而在此之前的十几年里,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大图像非常感兴趣,回国前曾与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史的同仁们有比较多的交往,也仔细地研读过他们所编著的明代经济史研究成果。
次年的春节前,一位来自武汉的青年学子只身闯到了清华经管,申请博士后,我们在楼道里偶遇。他叫管汉晖,是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学士。他说他要研究内生增长理论,这是美国学者保罗·罗默(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领衔的话题。听了以后,我当即提出,你不如过来跟我好好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史,搞清楚我们老祖宗的经济发展情况到底如何,而不要搞所谓内生增长这个当时西方热门的话题。我开玩笑说,你干那个,撑死了就是个内生增长的“学术孙子”,因为你连罗默教授的中国高徒(当时在香港科大任教)都赶不上。
管汉晖接受了我的建议鉴花烟月,来清华做了博士后。但在随后大半年时间里,思想还是不通,他怀疑研究中国经济史到底有没有出息。我反复讲一个道理:今天没有人讲得清中国经济史的大图像,尽管我们许多前辈和同仁做了杰出的研究,但也大多是对单个地区或单个话题,如江南的米价波动、江南运河修浚等等,具有特别的了解。只有了解自己完整的过去,一个民族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今天。而了解过去的基础工作,是了解这个民族过去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
思想通了,干劲就足了。接下来的两年多,汉晖酷暑洒汗、严寒裹棉,奋斗在图书馆、档案馆里,孩子升学、妻子生病,不扰初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明代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时间序列算出来了,物价水平的调整算出来了,公共财政和积累算出来了。一个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呈现出来,可谓成果累累。
汉晖博士后出站之前,碰巧我出差参加美国经济学年会,来回飞机上遇到北大经济学院专程赴美招聘人才的孙祁祥院长,我力推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汉晖的工作。北大经济学院不愧是历史底蕴雄厚,慧眼识才,很快就以讲师职位邀请汉晖加盟。不想北大校人事处疑虑重重,说汉晖曾经在国企工作,学术生涯未能连续,如今升任北大教师,近年罕见,不便开特例。潜台词是“土博士”慎引进!为此,我带着汉晖登门拜访了经济史泰斗吴承明老先生,仔细说明了有关研究情况,吴老欣然挥豪推荐,加上其他经济史前辈如李伯重教授、萧国亮教授的大力推荐,这才解开北大领导顾虑。如今,汉晖已是北大经济学院青年骨干,国际合作频频,说明最土的就是最洋的。引进汉晖,北大经院绝对“不亏”。如今吴老已驾鹤西行,老人的恩德后人永远铭记。
02
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几个结论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已经培养形成了一支中国经济史研究团队,成员除了管汉晖博士,还包括我后来带的博士伏霖(现任教于中央财大经济学院)、石锦建(现任职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金星晔(现任教于中央财大经济学院)等。我们系统地测算了北宋、明、清的总量GDP、经济结构、增长格局以及公共财政等相关问题。应该说,这些研究对于了解我们自身、进行历史上的中外对比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又和牛津大学史蒂芬·布劳德伯利(Stephen Broadberry)教授进行了合作研究,比较了历史上中外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按当今的标准看是十分落后的。例如,我们发现按1990年美元测算,明代人均GDP约为920美元,清代约为760美元,低于改革开放后的水平。注意以上美元计价的绝对值取决于古代与现代的货币比值,在之前我们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按照实物产量乘以当今世界物价计算,以上收入水平更低。作为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生命的经济价值,是远远低于现代人的。战争中生命牺牲的经济成本比今天低很多。
第二,从北宋初年(公元980年)到明代,中国人均GDP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波动,清代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们的分析表明,人均GDP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资本、土地的积累速度。在将近900年的时间里,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这一下降没能被粮食亩产量的上升所弥补。换言之,人均占有的土地量、劳动工具包括牲口数量是下降的,这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
第三,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宋代中国的生活水平世界领先,但在1300年(元朝大德四年)之前已经落后于意大利,1400年(明朝建文二年)前后被英国超过;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之前,虽然中国的部分地区和欧洲最富裕地区的生活水平相距不远,但是作为整体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欧,因而,东西方的大分流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开始了。这一发现与以上人均GDP逐渐下降的发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均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下降对于经济发展、国家进步而言是重要的负面因素。
03
客观评估古代经济发展,是为了解现在展望未来
以上发现是过去十几年来我们的研究团队长期努力的结果。最近,我们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支持,论文逐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这些发现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了一些重视,但其重要性还没有被完全意识到。英国《经济学人》以及《日本经济新闻》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才反馈到国内媒体界,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议论。为此,有必要进行一些说明比奥呼吸。
第一,这个项目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艰苦的研究工作。我们用生产法来测量中国古代GDP的总量、人均量及结构,测量的基础是相关朝代官方和民间的各类记录。比如对于明朝,我们使用《明实录》、《万历会计录》、地方志等史料进行测算,这些史料对人口、粮食以及手工业(包括陶瓷、纸张、生铁、铜等生产量)都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宋代的数据则来自《宋会要辑稿》、《宋史?食货志》、《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等。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的历史数据记录远远超过同时期其他国家。正是得益于中国历史数据的完备性,和国际同行相比,我们的研究在方法论或数据的严谨性上远远领先。
据此,我们不同意中国经济史“加州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清代经济发展水平是世界领先的。我们的数据比“加州学派”更全面。同样,我们也推翻了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Angus Maddison)有关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结论。
麦迪逊的研究被广为关注,他认为中国人均GDP在宋代从450美元上升到600美元(注意他的古代和现代的物价折算比率与我们有所不同),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这一推测与我们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麦迪逊原本计划参加我们于2010年5月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亚洲历史经济学年会,但其不幸在当年年初去世,遗憾未能成行参会。在此之前,我们与麦迪逊有过多次的通讯来往,并反复追问他计算中国经济总量的基础是什么。最后,他通过电邮告诉我们,他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估算假定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均GDP水平,然后乘以人口数量得出经济总量。相比而言,我们使用具体的数据进行了严谨的计算和检验,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但是应该说比麦迪逊的估算前进了一大步。
第二,如何解释我们的研究发现?有人说,我们的发现证明中国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强大;也有人甚至据此讲,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梦,中国历史上并没有那么辉煌。这些说法都错误地解释了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发现是说,中国的人均GDP在公元1000年左右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只是从公元1300年左右开始落后于意大利,1400年开始落后于英国,这并不等同于说中国在历史上没有那么辉煌。相反,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比我们之前的认知更加早熟,古代社会达到人均发展水平的高点比我们之前的认知更早,中国经济开始落后于西方的时间段也早于世人的认知。
那么,如何解释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比之前认知的更加早熟、落后于西方的时间段比我们的认知更早这一发现?学术界对此一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显然超出了我们这一学术研究项目的范畴。我个人倾向于作如下解释: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在很早就进入到了一个高水平的超级稳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很早就在意识形态上达成统一的国家,西汉时期就已经达成了这种统一。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也相对成熟得非常早。又由于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没有受到太多外来者的侵占和攻击。所以,中国出现了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尉迟真金,以孔孟之道为核心、意识形态相对统一的大一统体制和政治经济结构。
这种结构使中国的经济很快就达到了增长的潜在水平,进入到一个稳态之中。由于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孔孟之道崇尚多子多福,中医又有较为发达和早熟的保健和生育技术,这使得人口增长得非常快。这样一来,中国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大而不强、稳定又相对脆弱的帝国形态。这并不是说中华文明落后于世界,而是说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比较独特的一支。
据此,有一个推论就是,中国如果没有和外界发生直接的交流和冲突,就不可能发生英国式的工业革命。因为中国的人均GDP下降,但劳动力并不短缺,对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创新需求不足。尽管在中国的个别地区如江南的人均GDP相对较高兰西小屋,但是不可想象在大一统的体制下,局部地区出现资本主义体制,而整个国家仍然是封建体制的状态。坦率地说,这些观点与经济史界的泰斗和前辈如吴承明、李伯重等先生是不同的。我们认为,用新方法认真仔细做基础研究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才是对前辈最大的尊重。
目光转向今天,中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发展?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稳定性和生命力,这种自洽的、稳定的文明体系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产生了自我革新和自我变更的动力,促使中国近代以来发奋自强、逐步开放,最终带来中国过去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绩。
研究历史告诉我们过去,目的是为了展望未来。研究过去让我们懂得了自身的发展历程,也更加让我们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这正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坚持改革开放的动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财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