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廷中国武术,因何而死,因何而生?-功夫史
李冠廷练传统武术,到底在练什么?
很多人练传统武术都不理解 ,因为这些奇奇怪怪的动作好像对格斗没有任何帮助,把关节扭曲到极限的形体,把筋骨拉伸到极限的动作,把肌肉压迫到极限,这到底在练什么?
少年经历
我小时候父亲让我去公园拜一个老师傅学燕青架,我靠,这什么玩意都是单腿下蹲的动作又痛苦又无聊,和我一起学的都是些老大爷老阿姨什么的,那时候我怕长不高就放弃了去学空手道,至少打来打去好玩,而且女孩子还多。
一直到二十年后我练柔道了,我去体院和专业队一起训练发现专业队在做很多类似我小时候看到的燕青架的基本功训练,
我才明白燕青架到底什么意思,据说燕青也是精通摔跤的高手,燕青架里暗藏很多摔跤技术的。可惜当年的老师傅20年前就去世了,如今每每回忆到他,中年的我老泪纵横后悔莫及。还记得自己当时的顽皮和老师傅一片苦心后的失望表情,他对我爸说,这小孩是个好苗子,协调性好,人也聪明,一看就会,可惜就是心太活。
传统与现代
其实传统武术就像抽象画,之所以说抽象,是因为他把打斗中的元素提取出来 ,进行极限化训练,所以这个需要有个说明 ,而不是你看见练的什么就直接这么用的。
八卦掌
八卦掌是拧着走圈,那个姿势其实就是人体极限训练了 ,拧着达到人体最大极限,最大限度90度的习惯了,然后习惯0度不拧的,就练这两种,然后你会发现从 1到89度都不用练,也都习惯。
心意拳
我们都知道直角三角形是格斗中很重要的形态。
而心意就是提炼出直角三角形来练。
而且心意拳有大量四肢拧转到极限对称动作。心意拳练撑架的。
拳击柔道与咏春
在拳击柔道里你不能开脚站立 ,因为平行站立你后面没支点,所以咏春拳是内扣脚,这个也是极端,然后就得转马180度 ,习惯后,就发现,正反架切换,都能习惯。
这些训练最关键的是得它的目的性,不然没意义,马步再稳,不知道意义何在,就不知道自己的优势。
现代格斗
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最大不同是,传统武术把格斗的要素提炼出来但是精神上提倡的是与对手相合,用爱包容对方。因为包容了对方你才能与对方同步才能感知对方每一个重心和tension(紧张点),如果你有斗争心就会排斥对方就不会和对方同步。这点太极拳柔道合气道Systema都是这样的,合气道柔道很大一部分技术是保护对方 ,而比赛型选手是伤害性摔法就是摔下去自己也砸下去,但是修炼者是摔对方还保护对方。
国内老一辈练现代格斗的都是有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海这里的格斗元老以前都是练心意的,北京摔跤元老以前是练意拳的。东北的老教练以前是练通背的。所以他们用传统武术的劲运用到现代格斗里。
比赛型选手的技术也很容易形成自伤,有时候会对施技者自己带来致命伤害。当两个人的体重都砸你颈椎伤,你自己会死的。
实战
心意的龙形是练整个脊柱核心爆发力的。
我经常因为和这个问题和我顺远搏击职业训练营的朋友吵,我和他们解释传统武术的好,他们觉得我们顺远是国内最强的踢拳俱乐部练得就是实战,你一个明明练格斗的却成天鼓吹传统,如果传统这么好为什么我们顺远不练这些,国内格斗的一姐一哥都我们这里出来的。传统武术能打得过我们这里的No.1杨茁吗?
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最后大家只能拉黑不来往。
这是观念的分歧。
心
如果你不懂如何保护对方,你的武功不会精进,所以合气道柔道很像传统武术,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同伴 ,通过和对方的练习提升自己修为。而这是走心的,不是表面虚伪的形式,而是从情感上包容接收对手。所以是上升到艺术层面。不再是形式上的对打,而是用心灵和情感上的爱。所以中国武术最后强调止戈。
我当时学合气道也是听说以前合气道柔道都是一体的,只是后来分化了,嘉纳晚年的技术也很像合气道。所以嘉纳以前叫自己是嘉纳流柔术。
最后
我小时候也不理解,看李连杰演《霍元甲》电影的时候感觉太假!
我大学的时候学意拳和散打,原因是意拳散打能打阿,而那时候机缘巧合我遇到了国内一个太极名师,我跟他学了几堂课,
他成天说放松与对方合,要有爱心。
我就火了,站出来说:“老师您练太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要强身健体那练气功好了,既然是武术就要打,您觉得您能打几个?我高中就单挑一个班级了,1vsN基本在我青春期是家常便饭。”
当时我当着几十个学生面前指责他,他低下头无法回复我。我得意洋洋走了。如今十年过去了,对自己那时候的狂妄悔之晚矣。
所以李小龙一直说武术是生命和情感的表达,最后趋向自由。你可以从李小龙的构架中看出守破离三个时期到最后通向自由的自我表达。
艺术和武术相通的。
想起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的这句话:知自我、知天地、知众生。也就是识敌我,容天地,怀众生。
认识自己,胸怀天下心里若装得下天地,可知天外有天,可知深浅高低,知道天一样的高手,知道自己是地一样的菜鸟,方能提高自己的修为 。
知众生,则是回归。从自我和天地间,放弃自我,不断虚心、俯下身子做事、契合别人考虑,俯下身子为他人,拥有内在的慈悲心。在这个阶段,人的感觉是向下走得,因此是极其难受的。很少能有人能走到这一步。
编辑:杨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