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廷中国古代著名的建设主导者与建筑师-中式营造
李冠廷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这些古老瑰丽的古建筑背后,是一个个伟大的设计师、建筑师的智慧结晶,是他们一代代的传承和创新,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气度。
本期小编带大家了解中国古代这些伟大的建筑师。
中国第一名建筑师
有巢氏
有巢氏相传为我国远古人类住居建筑的创始人,巢居建筑的发明者。据文献记载,有巢氏为防御野兽的袭击与虫蛇的叮咬,在“人民少而禽兽众”的上古时期,创造了在树上建造房屋的方法,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干阑式建筑的结构基础,成为我国木构建筑的滥觞。
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顾名思义,是建在树上的,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有巢氏的功德,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进程。
古代建筑空间理论奠基人
老子
老子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中心,阐述了宇宙万物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有”与“无”的对立统一的本质。
《道德经》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论深刻地反映了建筑的最本质的内核,即空间。老子有关建筑的精辟论述,对后世空间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老子也因此成为古代建筑空间理论的莫基人。
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伞、锯子、刨子、钻子等。
2000多年以来,鲁班的故事和他的建造技艺,一直流传,他的名字逐渐被神化,后世工匠奉鲁班为木工和营造的祖师爷。
能工巧匠
王尔
王尔我国古代能能工巧匠,春秋时期人。见于古籍文献记载,如《晋书?载记?赫连勃勃传》中统万城的修建,曾“延王尔之欹工”。《韩非子·奸劫弑臣》“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以成方圆。”《淮南子?本经训》:“王尔古之巧匠也。”
苏州古城之父
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骨,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84年。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为建国都,曾“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大城四十七里”。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帮助吴王阖闾,建起历史上著名的阖闾城。
史料记载:建筑苏州城就是伍子胥的一大功劳。当年,伍子胥从无锡的阖闾古城率领人马,不辞辛劳来到吴中之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
伍子胥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胥溪”、“胥浦”的开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新都包括大小两城。“阖闾大城”周长近20公里,地点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卫城的“阖闾小城”,周长也有近4公里,在太湖北岸,今江苏省无锡、常州两市交界处。
对古代筑城技术及设计颇有建树
墨翟
大家知道墨子生存的年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著名的学者。
墨翟的建筑思想:墨翟对古代的筑城技术及设计颇有建树。《墨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城防思想体系,其论述古代宫室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成为后人研究传统建筑的重要文献。
水利工程专家
李冰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组织者。
曾主持四川成都都江堰、陕西郑国渠与广西灵渠三大水利工程营建。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西汉建筑风格的奠基者
萧何、杨城延
汉代建筑的设计思想上恪守着先秦的“政教功能”,通过建筑形式来显示占有天下、统治天下、威慑天下的思想,成为汉代建筑营造的主导思想。《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汉高祖八年(公元前200年),丞相萧何“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年,成败未可知,何治宫殿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公室。且夫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悦。萧何的建筑思想体现了汉代儒家思想在建筑方面的运用。
未央宫复原图
建章宫复原图
萧何主持建造未央宫与建章宫,其规模特别大。萧何以创造性的手法来建造西汉长安未央宫和建章宫。这两组大宫殿,主要以杨城延为主负责技术,同时杨城延还主持规划长安城。未央宫的周长达14千米,地点在长安城外西南。
北魏哲匠
李冲
李冲(450~498),中国北魏大臣。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主持洛阳明堂、圜丘、太庙及洛阳新都的营造工程。
北魏洛阳城复原图
太和十七(493年)年十月,孝文帝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拉开了洛阳建设的序幕。首先营造的是宫城和大城,营造一年余,规模初具。北魏洛阳城虽然是在西晋洛阳的废墟上,利用前代的城墙,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进行重建,但不是完全依旧,而是有着自己的规划。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封建中期城市设计的杰作,在东汉和魏晋洛阳城的基础上,它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突出了皇宫的统治支配地位。
隋代造桥匠师
李春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举世闻名的赵州桥,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筑大师
宇文恺
宇文恺(555年—612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内)人,后徙居长安。出身于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官至工部尚书。
隋大兴城的主要设计师和建筑师宇文恺被称为古代的建筑奇才,被唐时编纂的《隋书》列入传记,作为建筑设计师载入正史者,在中国历史上寥寥无几。
其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另外,宇文恺著有《明堂图仪》等建筑专著。在明堂建筑图和木样中都使用了比例尺,这种利用比例关系绘制建筑图形和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代建筑设计师
阎立德
作为唐初著名建筑设计师,阎立德在帝王陵墓及宫殿设计上把唐朝封建盛世的恢宏气象和封建皇权的浩大气势有机的集合为一体;园林建筑设计则在秉承汉晋以来的自然清新的风格基础上,把唐朝皇权的威严巧妙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达到了自然情趣和皇家气派的有机统一,尽展豪放气势和山水幽情。
阎立德一生中设计建造了许多伟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中以唐朝国君的寝陵--唐高祖献陵、唐太宗昭陵最具代表性。
唐太宗昭陵图
唐大明宫
阎立德的建筑设计作品突出了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在我国建筑设计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宋杰出的建筑理论家
李诫
李诫,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北宋著名建筑技术与理论专家,建筑师。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颁土木营造专著《营造法式》。
北京故宫馆藏书籍《营造法式》
李诫从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开始在将作监(主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机构)供职,前后共达十三年,历任将作监主簿、监丞、少监和将作监,主持营建较大建筑有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及太庙。
其编修的《营造法式》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经验和知识到现在还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因为这样,它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高度重视。
宋著名建筑匠师
喻皓
喻皓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生卒年代因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的宝塔和楼阁。宋欧阳修《归田录》曾称赞他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北宋初年的木结构专家喻皓决心把历代工匠和本人的经验编著成书。据说他每天深夜睡到床上,还把手交叉地放在胸口,搭成木结构的形状,考虑怎样进行总结。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木经》三卷。
《营造法式》一书有很多题跋都提到喻皓的
《木经》
《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态城市元大都的建筑师
刘秉忠
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都城建筑规划师。刘秉忠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
元大都平面图
他以《周礼?考工纪》中”匠人营国“为基本规划思想,并作适当变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营建任务,是当时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所不可比拟的。
造园学家
计成
明代著名的造园学家,明末吴江(今属江苏)人,字无否,号否道人。善造园林,见于记载的常州吴立东第园、仪征汪士衡寤园、扬州郑元勋影园等。著有《园治》三卷,是我国历史上电完整的造园专著,也是世界上造园名著之一。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明代建筑匠师
蒯祥
蒯祥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蒯祥修建了不少大型建筑,如明永乐十五年建北京故宫,十七年参与“拓北京南城”,蒯祥不但善于组织施工,而且精于设计制图,彩画技艺很高,“能两手握笔画龙,合之如一”。他不需要测绘,建筑安装不差毫厘,并且有图样和定制依据。
清代园林学家
李渔
李渔,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园林学家,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浙江金华兰溪人。
明末清初,主要从事传奇小说与戏曲的创作,同时对造园艺术和房屋建造颇有建树,著有《闲情偶寄》等著作,其中《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山石”、“窗壁”5部分内容,并阐明其精辟论述,对今天的园林建筑设计,仍具借鉴意义。
清代园林建筑艺术家
李斗
李斗,清代园林建筑艺术家,根据他的自序,其人“疏于经史,而好游山玩水”,经常来往于“诸工段间”,诸工段即为清乾隆南巡,在扬州瘦西湖两岸营建的园林工程,李斗对此工程“阅历既熟”。
在编著的《扬州画舫录》一书,其中第十七卷《工段营造录》讲述了园林建筑的施工做法以及料例等内容,是研究清代园林工程的重要资料。
清代建筑匠师
梁九
梁九,中国清代建筑匠师。顺天府(今北京市)人。生于明代天启年间,卒年不详。梁九曾拜冯巧为师。冯巧是明末著名的工匠,技艺精湛,曾任职于工部,多次负责宫殿营造事务。冯巧死后,梁九接替他到工部任职。
梁九主持重建紫禁城内主要殿堂──太和殿焚毁
清代初年宫廷内的重要建筑工程都由梁九负责营造。康熙三十四年(1695)紫禁城内主要殿堂──太和殿焚毁,由梁九主持重建。动工以前,他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形制、构造、装修一如实物,据之以施工,当时被誉为绝技。他重建的太和殿保存至今。
宫廷建筑大师——第一代样式雷
雷发达
雷发达,字明所,南康府建昌县梅棠乡新庄(今江西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卒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归葬金陵。他是清初宫廷“样式房”的掌案(总设计师),世称“样式雷”,被誉为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
他善于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中国古代建筑群采用中线南北纵深发展,采取对称布置的方式等。他在进行清宫设计时,不墨守成规,既在中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又对主轴两侧轴线上的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显灵活变动的新格局。这样,不但突出了中心又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而且形成了统一并有主次的整体,从此,雷发达被人们誉为"样式雷"。
第二代样式雷
雷金玉
雷金玉(1659—1729年),字良生,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乃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
雍正时期大规模扩建圆明园,这时年逾六旬的雷金玉,应召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带领工匠设计制作殿台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对圆明园的设计和建造工程贡献很大。
此后雷氏家族共有七代人接续持掌“样式房”,其中雷金玉的孙辈雷家玺更为出色,万寿山、玉泉山、香山、避暑山庄等工程均出自他手。
本文参考书籍:《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微信号: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了解更多中式文化 开启传统建筑之旅 长摁上面的二维码 自动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