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廷中国古代绘画赏析之明、清-收藏报

李冠廷中国古代绘画赏析之明、清-收藏报

李冠廷

王翚《秋林图》
王翚 (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祖父王载仕、父亲王豢龙均善绘画。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受到康熙皇帝御赐“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秋树昏鸦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等传世。
代表作品:《秋树昏鸦图》,设色,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馆藏。这幅水墨山水画,是王翚81岁高龄时创作的佳品。画面为高树垂柳,竹林小径,归鸦点点,楼屋临水。这幅画布局繁密,远近景用宽阔平静的水面隔开。远处一片群山,山势平缓。河流纵横交错,将峰峦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近处一片山坡,蒿草丛生,竹林中棵棵秀竹笔直挺立,十分齐整。此幅画笔墨苍老,墨色富于变化,人物形象生动,刻划较工细,属晚年作品,如此精密,可见王翚平生画冈之一斑。画面上端右侧题诗曰:“小阁临溪晚更嘉。绕檐秋树集昏鸦。何时再借西窗榻?相对寒灯细品茶。”这首诗道出了画中的情与景。

王翚《仿巨然夏山图》
此图山峦重叠,危岩险峻,丛林茂密,松绕寺门,瀑布摺叠,小涧曲流注入清溪。山石树木。淡皴浓点,用大小被麻,树木收枯枝蟹爪之效,各尽其趣。笔墨纯熟,华滋苍润。自署:“壬子闰月二日惠山舟次,仿巨然夏寒图,请正承公有道先生。鸟目山中人石谷子王翚。”作者时年七十三岁,并有恽寿平长赞两则。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

王翚《竹屿垂钓图》
此为唐代孟浩然“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诗意。康熙二十七年王翚六十七岁时为陈元龙作,是一件带有肖像画性质的山水画。通幅除肖像面部略施赭色外,全以水墨写成。两段式构图,下段竹树间隐现茅屋板桥,茂林下陈元龙倚石盘膝而坐,手执渔竿垂钓,意态安详闲适,旁有两童子侍立。上段远岫迤俪,竹溪幽深,烘托主题宁静气氛。萧疏苍秀,无一懈笔,前人谓“石谷一落笔,便思传世”,从这件作品也可看出他严谨的创作态度。图中陈元龙像画得很小,但轮廓清晰,富有神情,兰叶描衣纹也见功力。王翚山水画中人物、舆轿都请他人代笔,本幅肖像很可能出自禹之鼎之手。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备受宠遇,康熙四十三年告归。

朱耷《双雀图》
此画作于清康熙三十三年,朱耷时年六十八岁,这也是他晚年高峰期的精品之一。落幅大胆,构图奇险是朱耷的特点。在《双雀图》中,他仅于画幅的下方画一对小麻雀,画面的其余部分,一片清空,了无衬景。在画面的左上题款为: “西洲春薄醉,南内花已晚。傍着独琴声,谁为挽歌版?横施尔亦便。炎凉何可无。开馆天台山,山鸟为门徒。甲戌之夏日画并题。个相如吃。”旁画上有墨笔花押“三月十九”,钤“黄竹园”白文印、 “八大山人”白文印,又有“蒍艾”朱文印,右下角钤“天心区兹”白文印。画中,双雀对立,似喁喁低语。两雀均侧身立于画面,画家用墨精简,寥寥数笔,画出双雀之娇小。雀爪两小笔,为八大山人特有之造型,非常生动。全画惜墨如金,以一当十,笔简形赅,笔尽而意周,的确为一难得的佳作。朱耷的画多写主观情感,所以曲笔为之,其意晦涩难懂。 《双雀图》亦复如是,图中的题诗很难索解,加上“个相如吃”、 “三月十九”奇怪花押以及“天心区兹”等篆印,更添神秘之感。此画原为光绪年间泉唐(杭州)秋蘅池馆主人王芗泉所藏,题签为“八大山人双雀图真迹”。原作诗堂和裱边上有道光年间何绍基等十二条题跋。光绪年间陆心源的《穰梨馆过眼续录》卷十著录,有八大山人自题及何绍基两题,录为《小鸟图》。日本原田出谨次郎的《支那名画宝鉴》影印本中题作《双鸟图》。今据原藏题签仍名《双雀图》。

朱耷《牡丹松石图》
俗说“画如其人”,愤世嫉俗、狂怪不羁的朱耷注定不会画出严谨慎细之作。他那疏放洒脱、痛快淋漓的写意水墨是他痛苦心灵的迹化。他的画继承了明代徐渭的写意传统,笔致纵放,睥睨天下。不过。朱耷的写意画也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过于狂怪生涩,大约六十五岁以后,他的画趋于成熟,怪诞冷寂、雄健朴茂而又苍劲含蓄。此幅纵贯全图画一虬枝老干,挺拔而立的松树,其后依次叠错湖石、牡丹。所画松树意在突出其主干,以淡墨皴擦,湖石以浓墨晕染,牡丹则用设色没骨法。虚实相映,表现出不同景物的质感。整个画面布局新奇,风格清雅。自识“传綮”款,为早年之作。此画与朱耷高峰期的作品尚存一定距离。但是,他的超逸纵放的不俗画境在此画中已表露无遗。过于外拓是他早期绘画的一点缺憾,晚年作品适度内敛,终于使他的艺术收放自如,达至圆熟之境。

朱耷《荷石水禽图》
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八大山人曾自云: “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款署: “八大山人写”,押“八大山人”白文印。

王时敏《仿北苑山水轴》
此幅山水是王时敏仿董源笔意的作品,描绘崇岭溪涧旁的山居村落。构图疏密相间,远处山峰高耸,峰岭多留白,使实中有透眼处。近处溪水迂回,地势渐趋开阔平缓,傍岸村舍依稀。山石以中锋皴擦、水墨渲染兼施,表现出郁郁葱葱的气象;树木也用湿润的笔墨表现,显得生机勃发;多用董源的落茄墨点来描绘树叶,更见华滋朴茂,墨韵浑厚酣畅。右上有董其昌题跋,赞赏王时敏此作堪与宋四大家相媲美。左上自署: “己巳六月朔日仿北苑笔意。王时敏”,下钤“王时敏印”白文印、“烟客”朱文印。 “己巳”为崇祯二年。时王时敏三十八岁,董其昌七十五岁。

王时敏《南山积翠图》
此图为王时敏晚年所画。上题“壬子长夏写南山积翠图,奉祝蓉翁太老亲台七襄大寿并祈粲正。弟王时敏时年八十有一”。是为人祝寿之作,意含“寿比南山”的颂祝。在重峦叠嶂中,主峰正面高耸,烟岚浮绕,林木葱笼,瀑布飞流;在各山岭之下,万木丛中,都有房屋宅院,显示出可游可居的境界。近景山坡上,苍松挺立,大约也有喻比高寿之意。这件作品和工时敏其他作品一样,笔墨清隽秀润,落笔淡雅,墨色沉静,无丝毫的躁气。王时敏山水画主要学元代黄公望,讲究用笔的含蓄和松秀。此图的笔法与山石结构颇近黄公望,但其繁密的树木和繁密的山峦,又近于王蒙。他一生重视临摹宋元诸家,能把各家面目聚合一身。秦祖永《绘事津梁》称王时效的画“神韵天然,脱尽作家习气”,又说他“晚年益臻神化,乎入痴翁之室矣”。 “痴翁”即黄公望。当时人以能神似黄公望为无上光荣,今天看来,不免太崇敬古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创造性。王时敏的不足,也正在此。

王时敏《仙山楼阁图》
清初,山水画坛上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被称为“四王”,他们占据当时画坛的正统地位。王时敏又被推为“四王”之首。他们摹古功力极深,多以“元四家”为宗,学习古人的笔墨技巧以及山水意境,堪称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的集大成者,但正因为他们太重古法,疏于造化。所以作品较少新意。王时敏早年多临摹之作,宗法董其昌,兼及黄公望,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水大册》与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仿宋元六家册》,均是临写宋元古画原迹而成,风格清秀工细。晚年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源、巨然和王蒙诸家,作品更多苍劲浑厚之趣。融化了古人的笔墨技巧,已形成自己的面貌。此幅《仙山楼阁图》是他七十五岁时的作品, 自具特色, 已个是单纯的仿作了。构图是全景式的山水构图,近处山坡上是两棵古松,远处层峦叠嶂,树木苍郁。在笔墨上,松树的画法更近于董其昌,坡石和山峦也是董氏笔法,清秀疏朗。勾线空灵轻松,点苔细致密集,在皴法上多用披麻皴,浓淡干湿相宜,形成了他个人的艺术特色,即清润之中不个失苍古,他因此而开创了“娄东派”,影响了有清—代许多画家。

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图》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西田等。江苏太仓人。崇祯初仕至太常寺卿,后入清画苑,为清代宫廷画师之首。为“清六家”(系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格)之一。工书善诗,尤精于绘画,家藏古迹甚富,广涉古今名迹,少时即为董其昌所赏识。黄宾虹《古画征》中记载说:王时敏“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瞪目不语。遇有赏目会心之处,则绕床大叫,附掌跳跃,不自知其酣狂。”其祖父王锡爵为明代万历间相国,父王衡曾任翰林院编修。自幼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其孙王原祁亦为清代画坛大家。王时敏刻意师古,反对创新,主张“画不在形似,而在笔墨之妙”(《西庐画跋》)。认为历代有所成就的大画家,皆为“刻意求古”之结果,而“迩来画家衰熸”正是因为“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所致。
《仿王维江山雪霁图》为王时敏诸多摹仿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王维为唐代大诗人,亦是“南宗”绘画的鼻祖。这幅作品恰恰映证了恽格对王时敏的评价:“于宋元诸家,无不研精兼擅,尤于痴翁(黄公望),称出蓝妙手。”此图正中,巨峰突起,峭拔雄伟。倚山有路,山石错落有致,峰石皆覆雪。在一片寒林中,寺院隐现,山村自成。林立的松柏和枯树,亦为银装素裹,更显得挺拔精神。此图构思成熟,笔法谨严认真,多以细秀圆润笔作皴画石,一丝不苟,再加以平衬染渲,点缀勾提,显示出一种清静、纯洁,寒意袭人的气氛。细微处,可见篱栅圈地,旅人穿山而行,更是增添了一种盎然生机。王时敏临古作品甚多,作画笔笔讲求古人法度,这幅作品尤其体现了这种精神。由于其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王时敏被清代初期画坛尊为山水画的“正宗”。以他为首的这一派画家均以古人笔墨为原则,以取代现实的写照。这一派画家和画风影响中国画坛达两个世纪之久。

王鉴《仿宋元山水图》
王鉴家富收藏,本人精研古法。讲究每一笔均有出处。此册共十二开,六开设色,六开墨笔,分别题为临倪云林、梅道人、黄子久、陈惟允、董北苑、巨然、赵千里、王蒙、董其昌等。仿香光居士笔,浅绛设色,笔墨雅致,气韵生动,透露出董其昌着力追求的“士气”。仿黄鹤山樵,也是浅绛设色,构图繁密,山石多用被麻、牛毛皴,颇有王蒙神韵,然苔点更多地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仿黄子久秋山图,是他经常画的题材,故画来得心应手,非常熟练。王鉴对黄公望,是深有研究的,放其风格的主要成分即出自黄公望,此幅通过王鉴的笔墨较好地再现了黄公望的意境。仿赵文敏,为青绿山水,略加赭石,相异于大青绿山水。笔墨技巧甚为熟练,而且富有灵气。册后王鉴有自题,可知此册系为文鹿社长而作,作于壬寅嘉平月,时王鉴六十五岁。

王鉴《烟浮远岫图》
《烟浮远岫图》作于清康熙十四年,王鉴时年七十七岁,是他逝世前两年的作品。画家一生精于摹古,但能融化古人笔法而成自家风貌。 “四王”均善摹古,但他们各自画风不一,在吸取古法之上,他们是求创新、有变通的。此幅《烟浮远岫图》的右上角,作者自题:“乙卯夏日仿巨然烟浮远岫。王鉴”。巨然是五代南唐时期的画家,他在江宁开元寺为僧,多画江南一带山水,笔墨清润,善用长披麻皴,山顶画矾头,以破笔焦墨点苔,山间多画溪流,树木皆屈曲多姿,画风雄奇秀逸。王鉴在此画中,亦是描绘江南的山峦丘岭,所谓的山多矾头,而不作嶒崚奇峭之状。画面中间有—溪流蜿蜒流过,山石上杂树丛生,山石多以长披麻皴写之,上有焦墨点苔。皴染细致,墨色秀润,设色淡雅,秋山的宁静沉寂生于画家的笔端。在树法上,与巨然屈曲的形貌不太相似,此图中的树多为直干,分枝下偃,与山脉的纵横走向趋向一致,画面丰富而整饬。师其意而不师其迹,是王鉴摹 古的用意所在,尤其这幅作于他晚年的作品,已自具面目,并不一味沉湎于古人粉本之中。

王鉴《仿王蒙山水图》
王鉴擅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又常与王时敏相互切磋,加以发展、变化而自成一格。其画善用中锋尖笔,披麻间解索皴画山石,皴法细密,墨色浓润清逸。亦能画青绿山水,烘染得法,研丽融洽,意趣简淡。王鉴的山水画在清代影响很大,与王时敏、王原祁、恽寿平、吴历齐名,并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成为画坛正宗。
《仿王蒙山水图》轴,采用高远透视法,一目千里,山峰危崖高耸,山形开阔空透,万壑千崖尽收眼底;瀑布高悬,密林戏鸟,清溪游鱼;林舍茅屋掩隐,山道盘曲回绕,草木郁郁葱葱,整个画面清新悦目、明透端庄,呈现出一派秋高气爽的宜人景象。恰如作者写于画面右上方的点题之句:“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这幅作品运用了华润圆细的笔法,秀逸中不失严谨,纤细而不流于柔弱,刚柔并济,浓淡兼施,皴染同举,黑白对比分明。画面近重古浑,远淡缥缈,一泓清溪而上而下,贯穿了整个画面,仿佛间涓涓细流声,令人作非凡之想象,若置身于世外桃源中。《仿王蒙山水图》轴,
王鉴(1598-1677),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后仕至廉州(广西合浦)太守,故又称“王廉州”。王世贞之曾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多以悉心摹写,故其对传统绘画之技法把握甚深,随手而出,必有家法可溯。为“清六家”之一。画风与王时敏相近,仿古之作数量甚多,功力非凡,善用苍笔破墨。王鉴作画以古为尊,在《染香庵画跋》中,他说到:“画之有董(源)、巨(然),如书之有钟(繇)、王(羲之),舍此则为外道。”故其作画多以“临”、“仿”为题,但并非单一性地照本抄摹,而是以古人之技法为鉴,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如其代表作之一的《仿三赵山水图》,就是以北宋画家赵令穰、南宋画家赵伯驹、元代画家赵孟頫这三家之笔法,合而融会之。《国朝画征录》称王鉴“精通画理,摹古尤长,凡四朝名绘,见辄临抚,务肖其神而后已……而于董(源)、巨(然),尤为深诣。”与王时敏同是清初画坛上的领袖人物。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收藏报
书画艺术、古玩鉴赏、雅集趣史!
微信号:shoucbb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2019-04-12 | 热度 279℃ 全部文章 | Tags: